詳細信息
艾條網教您用艾條艾灸治療急性闌尾炎
您好!
艾條網分享的主題是:如何用華醫艾條灸來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方法。艾灸及其它保守治療,毒熱期應首選手術治療。瘀滯期見于急性闌尾炎初期及后期,表觀為腹部鈍痛不顯著,腹痛可繞臍走竄:血瘀重者,按之加劇,無明顯腹肌緊張,或可觸及局限性包塊,曖氣納呆,惡心嘔吐,苔薄白或薄黃;若病程繼續發展至蘊熱期(相當于釀膿期),右下腹壓痛明顯,反跳痛,可捫及包塊,壯熱汗出不退,便秘尿赤,舌紅,脈弦數,或胸脘痞悶,便溏不爽,脈滑數。
艾條治則:清熱解毒,通腑滯,活血散結。多取手陽明、任脈及足厥陰肝經穴為主,且宜多灸。
艾灸取穴:大腸俞、天樞、闌尾穴、上巨虛、地機、局部阿是穴。
艾條艾灸方義:大腸俞調腸膀,化積滯;天樞利氣止痛,配上巨虛通腑化滯,二穴合用可疏通大腸氣血,清熱導滯散結;闌尾穴調陽明胄腑,為治療闌尾炎經驗穴;地機主腹中痛;阿是穴清熱散結,消腫止痛。氣滯重嘔劇者加中脘、內關;腹脹重加氣海、足二里;蘊熱明顯加腹結、陽陵泉。
具體的艾條灸法和其他的治療方法分享:
1.艾條著膚灸:
①化膿灸,每次選2穴,各灸3壯,灸后敷貼淡膏藥,使之化膿,隔另選2穴,再灸1次。②非化膿灸,每次選3穴,各灸3壯,以部皮膚釭潤不起皰為度,毎日1次。
2.華醫艾條溫和灸:每次選3穴,各灸15分鐘,每日2次。
3.金娉散(或玉露散、雙柏散)敷灸:闌尾炎各期均可選用余黃散、玉露散、雙柏散適,用水蜜調成糊狀,敷灸右下腹疼痛處,每日2次。亦可用金黃膏或玉露膏敷灸。
4.大蒜芒硝糊合大黃敷灸:取大蒜60克,芒硝20克,共搗爛,敷灸右下腹最痛處,敷藥前先在局部皮膚涂凡士林或放1層凡士林紗布,以減輕藥物對皮膚的刺激,2小時后除去,改用大黃粉30克以醋調成糊狀.敷灸同一部位6小時(保持藥物潮濕),必要時隔數小時后重復應用。
5.芒硝敷灸:
①取芒硝60克,研細裝小紗布袋內壓平放在右下腹疼痛處,包扎固定,待藥粉吸收水分變硬后冉換敷新藥。
②取芒硝10克,冰片1克,共研細末,撒在右下腹疼痛處,包扎固定,每日1次。
6.石桐油敷灸:單純性闌尾炎、闌尾膿腫,取石膏、桐油各等份,共搗成糊裔狀,敷灸右下腹疼痛處,包扎固定,每曰1次。
7.復方大黃敷灸:
①闌尾炎重癥或闌尾膿腫早期并發輕型腹膜炎,取大黃、芙蓉葉各30克,黃芩、黃連、黃柏、澤蘭葉各25克,冰片1克,共研細末,用黃灑或蔥灑煎液調成糊狀,敷灸右下腹疼痛處(保持藥物濕潤),包扎固定,每日1次。
②闌尾炎恢復期或慢性期,収大黃、生半夏、生南星、生川烏、豬牙皂、土貝母、姜黃各30克,白芷、穿山甲各45克,芙蓉葉、敗醬草、黃柏各60克,共研細末,按3:7的比例,用凡士林或蜂蜜調成糊裔狀,敷灸右下腹疼痛處,每日1次。
8.食鹽敷灸:闌尾周圍膿腫,取粗鹽500克炒熱布包.趁熱敷灸右下腹疼痛處,每天1到2次。
總結
華醫艾條網總結性話題:急性闌尾炎如能早期診斷并及時處理,治療得當,患者可在短期內康復,但若延誤診治,有時可產生嚴重并發癥,甚至危及生命。艾灸對單純性闌尾炎初起未化膿者療效鉸好。御鑫華醫艾條艾柱艾絨廠家批發 質量最好 價格最低 歡迎各位的選購
了解更多請進入http://www.yuxinairong.com|| |http://www.yuxinaitiao.com
http://www.yuxinairong.com|| |http://www.yuxinaitiao.com